跨黄通道建设,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,2024年11月23日,济南黄河大桥(新桥)、济南黄河齐鲁大桥同时通车运营,携河北跨迈出关键一步。近日,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、航天大道穿黄隧道、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等交通工程进展顺利,跨黄“四桥四隧”有望在2027年全部建成通车。通车后,将加强完善黄河两岸城市路网体系,加强城市快速路与周边高速公路、重要交通枢纽的衔接,形成“两岸通达”功能完备的骨干路网,为起步区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
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是跨黄“四桥四隧”的重要一隧,工程南起蓝翔中路与黄岗路交叉口,向北依次下穿二环北路、绕城北高速、南岸大堤、黄河、北岸大堤、鹊山水库沉沙池,出地面后设置收费站,终点与在建G309互通立交相衔接。线公里。
项目盾构开挖直径17.5米,为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。隧道采用单洞双层外径16.8米盾构隧道方案,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,双向6车道,设计速度60公里/小时,工程总投资约74.09亿元,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2025年省重大项目。
黄岗路穿黄隧道项目于2022年12月开工,经过2年多的紧张施工,目前黄河北岸工作井及机架段、南岸工作井及明挖暗埋整体的结构已完成施工,正在进行北岸立交段桥梁施工及南岸匝道段整体的结构施工。“盾构机2024年5月19日下线日到达黄河北岸大堤,2025年10月1日到达黄河南岸大堤,2025年底实现隧道贯通,2026年9月通车运营。”实施工程人员告诉记者。
项目建成后,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也将助力济南主城区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相互连通,成为促进济南从“大明湖时代”迈向“黄河时代”的标杆性工程。
2月18日,随着390吨主驱动顺利吊装下井,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“启航号”盾构机组装取得新进展,距离盾构始发节点更近一步。
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位于济南高新区、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,是联系遥墙国际机场和起步区的重要通道。隧道全长3888米,盾构段长达3252米,管片外径为14.5米,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,双向6车道,采用双管单层的盾构形式穿越黄河,施工风险高、难度大。用于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施工的“启航号”盾构机长达161米,总重量约4295吨,盾构机直径15.06米。此次吊装下井的主驱动宽7.6米、重390吨,是整个盾构机的核心部件,也是整个盾构机吊装组装阶段最为关键的一环。
据介绍,隧道盾构始发坡度达4%,要使“心脏”就位,且对接误差必须要控制在4毫米内,其难度之大、危险系数之高不言而喻。同时主驱动属于超大超重部件,工作环境要求严、工种人员配合要求高、多工序交叉作业协调难度大。为了确认和保证主驱动顺利下井,项目团队科学部署、超前谋划,多次研究施工现场,详细制定主驱动吊装下井方案,确保周围环境符合施工要求。
据悉,目前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“启航号”盾构机总体组装进度过半,配套设备组装完成60%,进入了入地组装的关键阶段,接下来还将进行盾构机的刀盘下井吊装工作,并全方面开展盾构机始发前的整体安装调试。项目建成后,从济南遥墙机场可直通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,加强完善黄河两岸城市路网体系,加强城市快速路与周边高速公路、重要交通枢纽的衔接,形成“两岸通达”功能完备的骨干路网。
另外,位于航天大道穿黄工程南侧约10公里的遥墙机场内,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同样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,现场塔吊林立、机器轰鸣,一派繁忙景象。
据悉,济南市将全力推进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,预计2026年底建成,集机场、高铁、轨道交通、高速公路、城市快速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,实现零距离换乘、无缝化衔接,成为全省顶级规模、功能最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荷兰科技专家:中国当初囤积了大量来自于ASML的进口光刻机,为的就是与美国在芯片技术上面打持久战
旅游胜地冰湖里现人腿男子冒险施救 线岁母亲旅游走红:母亲已瘫痪4年 体重80斤
旅游胜地冰湖里现人腿男子冒险施救 线岁母亲旅游走红:母亲已瘫痪4年 体重80斤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海信小墨 E5Q 电视预售:Mini LED 显示屏,国补价 1759 元起